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纪检 > 理论学习 > 正文

【法学院2023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在深入践行“千万工程”上走前列作示范

时间:2023-06-26 点击:

在深入践行“千万工程”上走前列作示范

中共浙江省委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在浙江大地展开了“千万工程”的时代画卷。习近平同志亲自出席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会和连续3年的“千万工程”现场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实施“千万工程”擘画蓝图、立柱架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倾心关怀、倾情牵挂、倾力指导“千万工程”,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引浙江不断把“千万工程”推向纵深。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浙江迎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千万工程”作出重要批示,为推进“千万工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坚决扛起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千万工程”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的使命担当,持续擦亮“千万工程”金名片,在深入践行“千万工程”上努力打头阵当先锋作示范。

“千万工程”指引浙江乡村发生了精彩蝶变,探索走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重要论述、重要决策,我们在践行“千万工程”中始终紧扣推进城乡一体化“一条主线”,聚焦规划科学、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服务健全、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等“八个示范”,开展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四旁绿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住宅美化、服务强化等“八化整治”,坚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个保障”,形成了目标要求精准、实施原则明晰、重点任务突出、工作机制健全的完整体系,推动“千万工程”日益展现出弥足珍贵、历久弥新的强大力量和璀璨光芒。20年间,“千万工程”范围不断延展、内涵日益丰富,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绘就了一幅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的乡村新画卷,推动浙江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快、乡村经济最活、乡村环境最美、农民生活最优、城乡区域最协调的省份之一。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从做优环境、盘活资源、完善机制入手,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蜕变。图为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 浙江日报社供图

20年来,“千万工程”指引浙江全面塑造宜居宜人的农村人居环境,走出了一条“重生态、整体美”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是推动生态省建设的有效载体,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带来了“金山银山”;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20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着手,全域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建立城乡一体的风貌管控体制机制,开展“无废乡村”建设,实施生态修复,精雕细琢提升乡村整体风貌。经过20年的努力,浙江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长”、“零填埋”。全省90%以上村庄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建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一县一品牌”的美丽大花园,尽显整体大美、江南韵味、浙江气质。

20年来,“千万工程”指引浙江全面理顺互动互促的城乡一体关系,走出了一条“重规划、深度融”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为一项“龙头工程”,牵住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牛鼻子;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率先在全国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20年来,我们牢牢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城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物流、金融网点等建设,加快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努力实现城乡制度无差别、发展有差异的融合发展、特质发展,让浙江成为富裕程度最高、发展均衡性最好的省份之一。2022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1268元、37565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75%,农村等级公路比例100%,城乡同质饮水率先基本实现,5G、光纤资源实现重点行政村全覆盖。现在浙江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上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融合的趋势,农业和农村新兴产业越来越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越来越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民就地过上了现代文明生活。

20年来,“千万工程”指引浙江全面激活创业创富的农村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重产业、活力足”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无论是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必须以农村现代产业为基础;要因地制宜地把村庄整治建设与特色产业的开发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农村经济的实力和农民增收的能力。20年来,我们把美村与富村结合起来,打好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组合拳,深入实施“两进两回”(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行动计划,创新发展农村电商、养生养老、文化创意、运动休闲等新业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进一步厚植浙江乡村经济兴、市场活、百姓富的优势。全省累计建成82条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辐射带动478万农民就业创业。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383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9491家、农创客超4.7万名、建成“共富工坊”6226家。如今,“村村产业有特色、户户创业有奔头、人人就业有门路”已经成为浙江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20年来,“千万工程”指引浙江全面提升和乐和美的农民生活品质,走出了一条“重民生、福祉多”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和文明素质提高,进而改变农村落后社区的状况,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20年来,我们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推动教育培训、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向乡村延伸,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强。全省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居家养老服务实现中心乡镇(街道)和社区全覆盖,农村幼儿园等级率98.8%、农村优质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73.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国领先。浙江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浙江农村的巨大变化、自身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说得最多的就是“‘千万工程’让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享受了好福气”。

20年来,“千万工程”指引浙江全面提升善治善成的乡村治理水平,走出了一条“重共治、效能高”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要重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要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浓厚基层民主法治氛围,畅通社情民意渠道,疏导理顺群众情绪。同时,他还亲自倡导践行“浦江经验”,大力推广和创新“枫桥经验”,推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20年来,我们持续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积极构建“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大力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全域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村文化礼堂三级阵地,推动浙江成为治理效能最高、人民群众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全省累计建成省级以上民主法治村1643个,县级以上民主法治村占比90%以上,行政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水平达99.8%,村级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

20年来,“千万工程”指引浙江全面筑牢向实向深的“三农”工作基础,走出了一条“重党建、合力强”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形成了合力共建美好家园的氛围,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和基层组织的建设;要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20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抓好“千万工程”的关键,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高标准落实农村党建“浙江二十条”,大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化“百县争创、千乡晋位、万村过硬”工程,有力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整体提升。2022年,全省村级集体总资产8800亿元、占全国1/10,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1.2%,形成了集体经济实力强、基层领导班子强、推进“千万工程”和乡村全面振兴合力强的生动局面,涌现出淳安县下姜村、安吉县余村村、东阳市花园村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千万工程”之所以取得突出成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关心厚爱和关怀指导,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每到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把关定向、指路引航,深刻展示了人民领袖伟大思想、伟大情怀同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伟大创造相互激荡的光辉历程,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全面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这深刻启示我们,只要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够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牢牢掌握主动,不断打开新局面、取得新胜利、走向新辉煌。

在循迹溯源中用好“千万工程”这一鲜活教材,更好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千万工程”的提出与实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鲜活例证和生动缩影。浙江省委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把“千万工程”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经典教科书、实证案例库,推动全省党员干部用心回味、真心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进一步理解把握“千万工程”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丰富内涵、实践要求;通过探寻追溯思想之源、真理之光,实地感悟理论之花、实践之果,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得益于“千万工程”,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桃源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发展旅游产业,打造桃花源半程马拉松等特色文旅品牌,成为山清水秀、游客如织的赏花胜地,带领当地百姓走上农文旅融合的共富路。图为桃源村举办桃花源半程马拉松场景。 浙江日报社供图

在循迹溯源中,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千万工程”有着深深扎根浙江大地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用118天跑遍11个市、25个县(市、区),一次次深入萧山梅林村、奉化滕头村等村庄调研,在深入调研发现问题、深度了解群众意愿、深层总结提升之前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千万工程”。这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浙江实际相结合,回答浙江之问、解决浙江难题的生动实践。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千万工程”有着引领浙江干部群众的强大感召力。20年来,浙江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坚持把“千万工程”作为贯穿“三农”工作的一条主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层层递进、步步深化。浙江党员干部追寻“千万工程”感恩奋进的点滴细节,浙江人民群众追溯“千万工程”饮水思源的动人画面,折射出“千万工程”深得“万千人心”,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真正拥护爱戴的“感恩工程”、真正支持参与的“民心工程”、真正受益得利的“德政工程”。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千万工程”有着彰显重要窗口形象的强大影响力。“千万工程”不仅对全国产生了示范效应,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2018年9月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千万工程”的推进实施,打造了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实践成果,对内出经验作示范、对外多发声展形象,以“浙江之窗”展示“中国之治”、“中国之美”,为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贡献了中国方案。

学习越深入、实践越深化,我们越能从“千万工程”中,更好地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真理力量、磅礴实践力量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人格魅力,理解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学思践悟“千万工程”蕴含的战略思维。“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立足浙江省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前瞻把握乡村发展演进趋势和未来形态,从全局、长远、大势上认识、分析、判断浙江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作出的一项战略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和重大决策。我们要深刻认识把握“千万工程”贯彻体现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远战略考量,把握大势、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把握规律、科学决策的非凡魄力,从而强化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提升从战略全局上看问题、作判断、办事情的能力,真正做到既把方向、抓大事、谋长远,又抓准抓好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不断增强决策科学性、前瞻预见性、工作主动性和执行创造性。

学思践悟“千万工程”蕴含的变革理念。“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浙江农村发展方式、发展路径、发展动能的一次深层次、全方位、整体性的变革重塑,指引浙江农村率先走上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我们要深刻认识把握“千万工程”集中反映了新发展理念在浙江农村萌发形成的清晰脉络和巨大成效,充分证明新发展理念是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而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环保、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奋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学思践悟“千万工程”蕴含的系统观念。“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突出重点、综合集成,提出的牵引城乡一体化建设牛鼻子的“龙头工程”。我们要深刻认识把握“千万工程”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综合把握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物质和文化、宏观和微观、资源和生态、治标和治本、抓点和促面、渐进和突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等多方面因素,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娴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典范,从而更加强化树立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掌握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各项工作的科学思维方法,努力在多维度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在多目标平衡中寻求“最优解”。

学思践悟“千万工程”蕴含的为民情怀。“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充分尊重农民心声意愿、增进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为浙江广大农民作出的一项民生实事、民心实事。我们要深刻认识把握“千万工程”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以贯之彰显“为民要重在办事”、“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等鲜明立场,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更加坚定地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思践悟“千万工程”蕴含的问题导向。“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直面浙江发展“先天的不足”、“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针对浙江农村环境“脏、乱、差”这一直观问题,紧扣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这一深层问题,聚焦城乡一体化这一根本问题,找到的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市和农村“两种人”、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方式路径问题的“金钥匙”。我们要深刻认识把握“千万工程”以问题为导向对症开方、在解决问题中务求发展的务实作风和科学方法,从而更加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坚持用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用清醒的头脑正视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找到改革创新的突破点、找到发展前进的增长点、找到风险隐患的化解点,做到解决真问题、推动真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千万工程”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加直抵人心、熠熠生辉

一段时间以来,浙江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的重要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打出学习宣传贯彻组合拳,系统总结提炼“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形成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谋划制定《关于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 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的实施意见》,坚决扛起“千万工程”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的使命担当。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加快推动“千万工程”迭代升级,加快构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千万工程”新画卷,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夯实基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进一步立起“千村引领”之标。深化运用“千万工程”坚持先行示范、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理念方法,在全省选树建成1000个左右和美乡村示范村,差异化打造、特质化发展、全域化提升,加快探索走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径。推进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带状型发展,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新“三大革命”,立足乡土特征、文化特质和地域特点,持续深化“一村万树”建设,加强和美乡村与美丽城镇、美丽田园、美丽生态廊道、美丽河湖、美丽公路统筹贯通,以“绣花”功夫推进乡村有机更新、风貌提升,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进一步形成“万村振兴”之势。深化运用“千万工程”坚持尊重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理念方法,立足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等不同地区不同村庄的实际条件,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形成全省1.97万余个行政村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持续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纵深推进“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大力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加快发展乡村数字经济,加快建设乡村数字新基建,不断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厚植乡村振兴内在动能。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新建社区在推进“千万工程”中,探索“文化休闲旅游”发展模式,形成了“文化+创意+旅游”的特色经济,推动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美丽经济的优势。图为舟山市定海区新建社区。 浙江日报社供图

进一步拓宽“全域共富”之路。深化运用“千万工程”扬长补短、共建共享、务实求实的理念方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为目标,深化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全链条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多种盘活方式,着力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支持农民工多渠道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深化新型帮扶共同体建设和“山海协作”工程,实施先富带后富“三同步”行动(统筹推进山区26县、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低收入农户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拓展乡村振兴十大助力行动,深化“共富工坊”建设,努力让农民群众共享共同富裕发展成果。

进一步迈向“城乡和美”之境。深化运用“千万工程”坚持党政主导、统筹协调、塑形铸魂的理念方法,坚持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坚持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构建城乡居民幸福共同体。全过程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建立健全“千万工程”专项任务责任制,完善鼓励基层首创机制,写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全景式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全民覆盖、城乡一体、优质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有利于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各项改革,把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与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有机结合,进一步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汇聚起感恩奋进、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上一条:【法学院2023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习近平: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

下一条:【法学院2023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